浙大科研团队新发现或突破电动汽车锂电池快充和低温瓶颈
新能源驾校2024-08-29学车指南新能源大学生论文
浙大科研团队新发现或突破电动汽车锂电池快充和低温瓶颈,新能源大学生论文,科学家研制新能源,科研团队近日宣布一项新的成果称,围绕锂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等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商用后或将让电动汽车在室温下快充和低温下运行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浙大科研团队新发现或突破电动汽车锂电池快充和低温瓶颈
科研团队近日宣布一项新的成果称,围绕锂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工作温度、安全性等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电解液,商用后或将让电动汽车在室温下快充和低温下运行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p>
29日,该科研成果由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范修林团队发表于国际期刊《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分会》。
锂电池性能的提升与电解液息息相关。该团队设计的新型电解液,不仅能够支持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到℃的超宽温区内进行可逆地充放电,还可以使得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在10分钟内完成快速充放电。
由此,范修林团队朝着“不可能”开展了长达4年的研究。经过实验,科研人员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配体通道促进传输”机制,建立了离子在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中传输的统一框架,最终确定了电解液的配方。
相关测试数据表明,该团队提出的新型电解液在25℃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是商用电解液的4倍;在-℃时高于商用电解液3个数量级以上。
“在同等条件下,我们设计的锂离子电池,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达到八成充电量,展现出超快的离子传输行为。”范修林说,快充性能优异也意味着低温充放电性能较为优异,“在低温下我们的电池也能展现出良好的性能”。
范修林认为,当前,这款采用新型电解液的电池成本还比较高,可以率先在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温度情况中应用。
随着电解液技术的不断攻关迭代,他对新型锂离子电池装配到新能源汽车很有信心。目前,该团去北京学新能源开展紧密合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三105-9
相关文章
- 新能源维修培训学习(衡水学新能源培训)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汽车系2022年招生简章
- 工银新材料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 钱学森高瞻远瞩30年前就给国家写信建议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
- 聚焦宣化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高光时刻
- 【中南大学 新能源】学汽修好时机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将达万
- 1联商许频道是一个品牌发布平台
- 能源化学工程新能源论文(珠海新能源学费多少)
- 泉海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赓续中华文脉
- 现代学徒制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招生啦
- 对于缓解酒后烦躁症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2024USNews全美工程学院排名正式揭晓MIT荣登榜首
- 新能源专业学什么
- 北京新能源摇号新能源领域的科学技术
- 恒大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扶贫助学
-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2023年在山东普通类二段招生要求选考什么科目
- 年建议中央跳过燃油车直接发展新能源汽车钱学森到底多超前
- 2022陕西十大职校排名
- 介绍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